教育有寡头吗? 当然有,不仅有,而且很多。省里有省里的托拉斯,县里有县里的拖拉机。他们盛气凌人,恨不得一手遮天;他们不愿进取,想办法沽名钓誉;他们唯我独尊,无理由党同伐异。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巨头,他们是把持山头的大王,他们还是潜规则的代言人。 他们雄霸国家的优势教育资源,甚至左右一个地方的教育决策。财政拨款他们优先获取,师资配备他们优先考虑,优秀学生他们优先录取。 他们肆意抵制公平竞争,只会考虑和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他们看不得兄弟学校的发展,如果你培养出了优秀的老师,他们就用名校的光环利诱收买;如果你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他们会用名师的牌坊巧舌收编。一旦地方政策不利于他们的考核,他们还会强词夺理,百般拒绝。 他们还千方百计阻止民办学校的发展,坚定地捍卫自己的专属领地。 他们在语言上诽谤民办。民办的特色,他们嗤之以鼻为歪门邪道;民办的管理,他们不屑一顾是扰乱秩序。 他们在行动上偷欢民办。他们用共享之名,与企业联姻,创办公私合谋的非公非私的学校,用国家的资源收取高额的费用。他们以集团化之名,对接功利,巧取暗送,将国有资产变换挪移到个人的属地。你要检查,他会说这是民办学校,不得干扰市场规律;你如质疑,他又说我们是政府的学校,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 教育寡头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是教育创新的绊脚石。因为资源的堆积,他们积累了应试的优势;因为生源的聚集,他们创造了升学的业绩;因为考核的单一,他们享尽了荣誉的掌声。他们不想失去优势,就昧着良心为应试教育的存在唱赞歌;他们不想失掉优势,就不顾大局说教育创新的步伐要等一等。为蛊惑社会,他们借助媒体年年劲吹状元风;为欺骗家长,他们大讲特讲进清华的秘密,考北大的诀窍。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应试的分数没有人情的质素;在他们的心里,只有考试的逻辑没有成长的规律。 教育寡头是计划垄断的恶果,他们是社会教育公平的拦路虎。社会呼唤公平,他们就假公平之名,以分享优质资源为理由,这里办个分校,那里建个分部,不断扩展利益的领域。国家推广公平,他们又以影响高考为借口,抵制削弱自己的资源。政府给薄弱学校一分钱,他们就向政府要一块钱;政府给农村学校涨工资,他们就不顾政策要待遇。水可涨,船要高。均贫富,但不能杀土豪。你越提倡,他越紧张;你越推广,他越疯狂。社会需要公平成了谋取利益的机会,他们盯住百姓的钱袋,从不关注人民的小孩;国家创造公平成了博取利益的风口,扶贫的资金他们要咬一口,增量的资源他们更要分一手。 教育寡头是资源短缺时代的豪强,他们是新时期教育秩序的破坏者。供给的短缺形成了一支独秀,实力的增强呼吁百花齐放。但他们习惯了傲视天下的威仪,不希望市场群雄崛起。没有大家的低头,他们就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他们还习惯了旧秩序的逻辑,什么都要优先,什么都要第一,风水轮流转不能转动他们的荣誉。重新洗牌,大王小王要安如泰山;秩序重建,要以他们为中心的圆点。全局发展,于他们而言遥遥无期;教育振兴,对他们来讲不必着急。只能他们做军阀,教育的繁荣算个屁。 不想否认,教育寡头,曾经在短缺的时代救过急。但在创新的时代,教育的寡头犹如头牌的妓女,早没有了与时俱进的姿色,只有一些欺名盗世的资历。在资源丰富的时代,教育寡头一定要成为过去时,百舸争流,才有发达的教育。在呼唤公平和个性化成长的时代,奉劝教育寡头最好做一个带头积极创新的火车头,不然的话,改革的风雨,会吹走你的帽子,还会淋湿你的内衣。 寡头不除,教育不兴 ,这是时代的逻辑。这个逻辑,你必须遵守,没有愿意不愿意。 寡头不除,教育不兴,也是人民的逻辑。这个逻辑,由不得我,也由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