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的原点》
“不管怎样,总要读书。不管怎样,总要善良。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她对学生说。“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她对年轻教师说。
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玫瑰”,她被广大青年教师服膺为榜样和领路人。她就是著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的窦桂梅。这本书是她的教育教学管理智慧的精华,精选30多万字,包括了作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学校管理、评课与课改等方面的深刻体会与思考。
部分章节抢先看
第一辑 回到素养·好教师从哪里来
凭良心教书——我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留下一串串教学的脚印,回眸,却发现,当一切的西方“后现代”改革渲染我们的课堂时,蓦然,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成了我们面对的高山。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专业素养意味着什么呢?
我以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这里的“语文”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那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语文老师不仅仅属于自己,他更应当成为语文。是否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以前我们说“我是教语文的”,那么,今天我们应说“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若爬过这座山,达到这境界,语文教师的素养必须提高。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干瘪,以本为本,拘泥教材,搬教参,对答案,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智慧疲软,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学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
君不见,语文教学的原点不在于上课老师的形象怎样的迷人、课件怎样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设计多么完美、教学布局怎样巧妙,以上这些都可以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辅助加以弥补。然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前者却是前提。
智者
窦桂梅:回到教育的原点
作者:窦桂梅
来源:立国教育论坛
2016-06-06 17:02
1.立国教育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立国教育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立国教育”或“立国教育联盟",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立国教育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立国教育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柳铁一中的办学之道:胡冬梅校长莅临北流市讲
2016-06-23 01:20:19
-
余年初: 狭隘与偏见:校长第一领导力的论证与
2016-06-18 17:03:03
-
校园欺侮的根源——读日本学者《共生的理想
2016-06-08 08:00:36
-
魏书生:我提高教学效率,主要做这三件事
2016-06-06 18:21:3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