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谈东莞“教育改革”的五层内涵

字号+ 作者:王慧 来源:南方日报 2016-08-03 14:43:52 我要评论()

教育改革是一个意义宏大、关照细微的命题,它既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又关系到当下民生的方方面面;它既与经济发展节奏密切关联,又能充分

   ■教育时评

   上周六,东莞市教育局做客“阳光热线网络问政平台”,局长梁凤鸣表示,东莞正在实施新一轮教育改革,将提升民办学校水平、激发公办学校活力,进一步提升东莞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再将镜头回放,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市2016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三五”期间东莞将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并“将2016年确立为教育改革创新年”。

   “教育改革创新年”已过半,对照年初设定目标,东莞教育也交出了一份高效满意的答卷:东莞已在全省率先推行向优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购买学位政策;东莞正式试点“公托民”一对一托管帮扶的方式,用3—5年的时间提升试点民办学校办学水平,从而以点带面,提高区域办学质量。东莞还首次尝试“公托公”改革——东莞中学托管南城中学,既为公办学校人才体制改革、激发教学活力探路,更为东莞中心区域公共服务配套质的提升创造条件,深得人心。

   教育改革是一个意义宏大、关照细微的命题,它既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又关系到当下民生的方方面面;它既与经济发展节奏密切关联,又能充分反作用经济发展和创新动力。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说:“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

   从国家层面来看,当前以“公平”和“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拉开序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繁重任务,必须在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上下大功夫。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柯春晖表示,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一直都是核心词、关键词,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工作的重大文件,无一例外都强调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意蕴深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莞教育改革的思路自然是围绕着“公平”“质量”“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层层展开。东莞一直身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机制改革探索的前沿地带,在改革创新上始终饱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性格,同时又务实不冒进,步调扎实。纵观东莞多年的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笔者也就东莞“教育改革”的内涵梳理出五个关键词:

   第一,均衡。包涵户籍学生和随迁子女学生的入学公平和受教质量;区域和校际教学质量的均衡;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在公共资源上的均衡保障等。

   第二,提升。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轨迹。经过近十年的经济转型,愿意留在东莞扎根发展的高级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逐年增加,对东莞教育质量和多样化要求也迅速提升。城市的发展,期待有更好教育。

   第三,结构。公办和民办如何“双轮驱动”;普惠制基础教育如何惠及社会;应用型大学和职业学校如何错位发力,为区域经济创新驱动注入可持续的智力要素。

   第四,活力。蕴藏在教育体制深层的问题如何突破,如人才、投入保障、考试招生、办学和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如何探索建设新型现代学校制度,突破行政局限性,发挥学校法人主体性,深层激发创新活力。

   第五,持续。政策、投入、督导和提升的持续性。随着各项改革的垂直深入,对于改革持续性的要求也尤为迫切。以东莞慕课等信息化为例,巨资投入就要着眼长远,见实效。国际经验证明,慕课这种新型教学形式的发展规律至少要经历从“单项技术应用——综合技术整合——使用者连通期——群体涌现期”四个进化过程。

   正如“果实的成熟需要光明与光阴的双重培育”,教育改革的一切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1.立国教育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立国教育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立国教育网”或“立国教育联盟",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立国教育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立国教育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

    2020-09-25 15:25:34

  • 请告诉孩子: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2020-09-18 10:24:30

  • 让你的讲话成为学生过滤不掉的声音

    2020-08-31 17:11:05

  •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0-02-06 15:17:58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