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要有“教育自觉”
所谓“教育自觉”,是指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合乎教育实际的基础上,以人的健康成长和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为目标的人生追求。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要有教育自觉。
吴国平校长将其归纳为五点:
一、注重精神追求,抵制功利性和盲目性。
有时候人们对教育存在太多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这是教育不自觉的表现。
二、强调价值观引领。
价值观的实质就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一种素养,它决定了教育行为的方向、强度、高度、持久性和品位。如“不搞有偿家教,不谋第二职业”就应该是每位教师的价值观,因为教育是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三、尊重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班级,需要不一样的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
四、倡导自主选择,实现有教无类。
让所有的学生学会自主选择,才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
五、体验美和幸福,感知教育真意。
让老师和学生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和美,做到师生之间你敬我爱、教学相长、其乐融融,感受教育的真意。正因为这样,我校老师常说,和学生在一起,永远年轻、快乐。我们的学生也常常说,在镇中学习时时能感受到生命的成长、生活的快乐。